養殖網箱主要是通過人工投喂餌料來加快養殖魚類的生長,而投喂的餌料不可避免的部分散失在水體中,對水體理化因子會產生影響,主要包括:溶解氧(DO)、化學耗氧量(COD)、生化耗氧量(BOD)、總氮(TN)、三態氮、總磷(TP)、透明度等。他們是水體水質的決定性因子。
在操作養殖網箱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:
投餌:雖然羅非魚在網箱中能攝食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,但其主要食物仍要靠人工投喂。目前,多是投喂根據羅非魚的營養需要專門配制的顆粒飼料,飼養效果好。浮性顆粒餌料比沉性的效果好,而且投喂管理方便。魚種進箱后1~2天就能適應網箱生活,即可開始投喂餌料,投喂數量在魚體重3~5的范圍內做適當變動。投餌率一般是幼魚階段高,其他階段低一些。日投餌量依魚體大小、水溫和飼料等因素而定。每次投喂時,采取“慢—快—慢”和“少—多—少”的投餌方法。
開始投喂時,魚尚未集中,要少喂,慢喂;中間階段,魚集中并激烈搶食,要多喂,快喂;待魚吃到八分飽,即80的魚吃飽或已達八成飽時,應該少喂直至停止投喂。
魚種放養;魚種規格基于在有限的生長期內保證足夠的群體產量,而個體達到商品規格之上,一般以20~30克/尾為佳。通常規格為30~50克/尾的羅非魚,魚種密度為每平方米130~150尾。當放養50~100克/尾的羅非魚種時,適宜的密度為100~120尾/米2日常管理:經常巡視,觀察魚的動態,檢查魚的攝食情況和清理殘餌。保持網箱清潔,每隔5~7天洗刷網箱一次,除去掛在或附在網箱上的雜物,以防堵塞網眼,使水體交換暢通。及時防病治病,發現病魚、死魚立即撈出,并分析原因,及時采取措施。進行檢查,嚴防逃魚。汛期及大風期間,水位變化急劇,要安排人日夜值班,及時調整網箱的位置,防止擱淺或淹沒,臺風前后要檢查網箱各部分的牢固性。
上面是養殖網箱的相關事項,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